1. 首页 / 百科

中元节是什么意思

中元节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,这里,网友小安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。

(1)中元节是什么意思

  每年的中元节都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(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),中元节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鬼节、七月半,那么中元节是什么意思呢,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

 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

 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,中国古代以一、七、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、中元、下元:上元是天官赐福日,中元为地官赦罪日,下元为水官解厄日。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。中元节——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“中元节”。在南方,亦称“鬼节”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。节日这天,人们带上祭品,到坟上去祭奠祖先,与清明节上坟相似。在封建时代,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,以祭奠阵亡的军士,中元节时,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。

  中元节的源头

  道教盛行后,附会传统,创立了天、地、水三官神祗。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,称上元节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。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,称中元节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。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,称为万元节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。

  2021中元节是哪天

  2021中元节时间:2017年8月22日(农历七月十五)。

  中元节民间祭祖习俗

  民间的祭祖活动一般在七月十五之前进行,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。民间通过一定仪式,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,每日晨、午、昏,供3次茶饭,直到送回为止。送回时,烧钱纸封包,称烧“包衣”,或者还有法事(或佛或道)。在有些地方(如湖南),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更重要的祭祖的日子。

  中元节烧纸什么时候烧最好

  中元节烧纸时间一定要选在天黑透时再去,一般是晚上9点以后,12点之前。

  烧纸钱是鬼节期间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,根据地域的不同,烧纸钱的时间各有不同,有的地区会提前烧纸钱,在七月十四这天烧。但一般来说,七月十五晚上的烧纸钱活动最为隆重。

  传说七月十五晚上子时,阎王爷就要把鬼门关上,因此那些孤魂野鬼们就会趁机捣乱,人们为了防山神野“鬼”入屋,家家户户在屋里屋外烧纸钱,点上香和蜡纸将自家房屋围住,小孩晚上不得出门,以防乱中被野鬼抓走。

  1、首先从买纸钱说起,要买那种质量好的,票面小的,以前都是自己用模子印的那种,毕竟是给先人的,也表达生者的哀思。要烧衣服或者别的东西的,在上边写上封字,然后写上寄给谁谁的。

  2、再就是要找个正确地方,一般都在十字路口,大一点的十字路口,现在在城市里一般城管管的都比较严格,所以一般都在城市边缘的十字路口处。

  3、纸钱尽可能都十来个一起叠成对三角形的,注意带上一根结实点的小木棍和防风的'打火机,以便易于燃烧。

  4、时间选择上一般都在天黑透时再去,路上尽量避着点人,不要和任何人说话,如果遇到路口有燃过的灰迹尽量绕着走,如果实在绕不开要嘴里说声对不起借过。

  5、要烧纸时一定要划个圈在里边烧,西北角留个缺口,在地上写上要烧给人的名字,嘴里念叨着一些送钱的话。

  6、在烧纸时一定要注意严肃,不要嬉笑闹骂,另外烧之前要点燃两张扔到圈外面,以打点过路的孤魂野鬼。

  7、一定要用木棍扒拉着烧完燃尽才走,以防止风把火刮出来引起火灾。

  8、烧完之后回家前尽可能去人多的地方,例如超市、商场、步行街等地方走一圈。

  中元节禁忌什么

  1、忌半夜晾衣服

  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,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,它不找你麻烦找谁?

  2、忌披头散发睡觉

  鬼月,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,如果披头散发,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,硬要叫你起来聊天。

  3、忌夜游

  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,更加不要去偏远或者人少的地方,否则只会自找麻烦。

  4、忌半夜庆生

  还是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。

  5、忌说“鬼”字

  中元节意义

 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,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,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,一是发扬推已及人,乐善好施的义举。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,很有人情味。所以,在庆赞中元的同时,应该跳脱鬼的角度,期勉互爱。

(2)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什么意思

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意思是中元节又称鬼节、亡人节、月半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。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。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、纸钱祭奠亡人,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。中元节一般是七天,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。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,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。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,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,新亡人先回,老亡人后回。

因此要分别祭奠。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,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撒几个圈儿,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,然后一堆一堆地烧,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:某某来领钱。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,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。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,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,又叫送亡人。

农历七月十五,是盂兰盆节,也称中元节,俗称鬼节、施孤。中元之意由元宵节延伸而来。古代以正月第一次月圆称为上元(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),七月为岁中,七月的第一个月圆日称为中元,因以为节名。

(3)中元节是什么意思

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。

中元节,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、七月十四、祭祖节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

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
扩展资料:

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“七月半”农作丰收秋尝祭祖,“七月半”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。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,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。

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,但初秋的“秋尝”在其中十分重要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,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,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,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。 

“七月半”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,而被称为“中元节”,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。

道教有“三元说”,“天官上元赐福,地官中元赦罪,水官下元解厄,“中元”之名由此而来。佛教则称七月半为“盂兰盆节”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,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,逐渐将“中元”固定为节名,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,并相沿迄今。

(4)中元节是什么意思啊?

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(有些地方,尤以中国南方,是七月十四日,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,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),道教称为中元节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(简称盂兰节),民间俗称鬼节,七月半(部分客家人的称谓,相对于中秋为八月半)。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,直到七月三十日,长达一个月。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,乃庆元宵,古已有之;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,祭祀先人; 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,乃食寒食,纪念贤人。
麻烦采纳,谢谢!

关于中元节是什么意思小安就先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,关于这个问题想必你现在心中已有答案了吧,希望可以帮助到你。

相关推荐

  •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小知识 七月十五中元节,有哪些传统习

   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小知识 七月十五中元节,有哪些传统习

   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小知识 七月十五中元节,有哪些传统习俗和注意事项?又有哪些农谚俗语?,中元节,农谚,又有,网友提问:七月十五中元节,有哪些传统习俗和注意事项?又有哪些农谚俗语?优质回答: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传统风俗有1、放河灯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放河灯的目的,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。放河灯,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。2、祈丰收中元节...

  • 鬼节禁忌30条:历史上七月十五鬼节,需要注意什么?为什么又

    鬼节禁忌30条:历史上七月十五鬼节,需要注意什么?为什么又

    鬼节禁忌30条:历史上七月十五鬼节,需要注意什么?为什么又叫中元节?,中元节,需要注意,鬼节,网友提问:历史上七月十五鬼节,需要注意什么?为什么又叫中元节?优质回答:据说从农历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,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,获得短期的游荡,享受人间血食,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,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,既不嫁娶,也不搬家。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,还准备一...

  •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

   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

   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节日(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),中元节,河灯,鬼节,明天就是中元节了,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元节,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鬼节。何谓鬼节呢?“鬼”指的是死去的人,没有躯体只有灵魂,指人回到原来的地方,又称“归”也。到了这一天,老百姓要上坟烧纸祭祀祖先,有的地方举行放河灯活动,就是把点燃的蜡烛或油灯放在一块木板上,让它随水流而行,意思是为冤鬼引路。当灯灭的时候就算完成了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