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/ 百科

折柳送别的典故意思是什么 古人折柳送别的原因

折柳送别的典故意思是什么 古人折柳送别的原因

“折柳”一词寓含“惜别怀远”之意:

在我国的古代,亲朋好友一旦分离,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。“折柳”一词寓含“惜别”之意 。我国“折柳送行”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里的《小雅;采薇》: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”。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,因“柳”与“留”谐音,可以表示挽留之意。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、不忍相别、恋恋不舍的心意。北朝乐府《鼓角横吹曲》中有《折杨柳枝》,歌词是:“上马不捉鞭,反拗杨柳枝。下马吹横笛,愁杀行客人。”

折柳送别

陇菲

莫高窟盛唐第217窟主室南壁《法华经变相》两侧《化城喻品》之《折柳送别》图,是研究汉唐名曲《折杨柳》的极好形象资料。

《折杨柳》是汉代“鼓吹铙歌”之“鼓角横吹”部中的名曲。《晋书乐志》载:

魏晋以来,二十八解不复具存,用者有《黄鹤》、《陇头》、《出关》、《入  塞》、《折杨柳》、《黄覃子》、《赤子杨》、《望行人》十曲。

《乐府诗集》说:

《唐书·乐志》曰:梁乐府有胡吹歌云:“上马不捉鞭,反拗杨柳枝。下马吹横笛,愁杀行客儿。”此歌辞元出北国,即鼓角横吹曲《拆杨柳》是也。《宋书·五行志》曰:“晋太康末,京洛为《折杨柳》之歌,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。”按:“古乐府又有《小折杨柳》,相和大曲有《折杨柳行》,清商曲有《月节折杨柳歌》十三曲,与此不同。

《搜神记》卷七载:

太康末,京洛为《折杨柳》之歌,其曲始有兵革苦辛之辞,终以擒获斩截之事。

《折杨柳》一名,又见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,亦归于“鼓角横吹曲”属下。

《杨柳歌》,是汉“鼓吹铙歌”之“鼓角横吹”部的名曲。其所由来,则在先秦。

《诗经》中,早有以杨柳为喻咏叹别情的乐歌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。其诗唱道:

昔我往矣,

杨柳依依。

今我来思,

雨雪霏霏。

行道迟迟,

载渴载饥。

我心伤悲,

莫知我哀。

《折杨》一名,亦早见于《庄子·外篇 天地》文中。其文写道:

夫声不入于里耳,《折杨》、《皇荂》,则嗑然而笑。

自兹之后,《折杨柳》(《折杨》)之歌,便成为华夏民族叹离伤别的主题旋律。古往

今来,“摹暂离之状,写永诀之情”(1.语出江淹《别赋》)者,唯《折杨柳》为最。如《古诗十九首》:

庭中有奇树,

绿叶发华滋。

攀条折其荣,

将以遣所思。

馨香盈怀袖,

路远莫致之。

此物何足贵,

但感别经时。

此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:

未言何“树”,而“感别经时”,“攀”、“折”遣远,则犹寄柳尔。(钱钟书《说李贺〈致酒行〉“折断门前柳”》,北京,《文史知识》,1983年第2期。)

此外,如梁元帝《折杨柳》:

山高巫峡长,

垂柳复垂杨。

同心且同折,

故人怀故乡。

山似莲花艳,

流如明月光。

寒夜猿声彻,

游子泪沾裳。

梁·刘邈《折杨柳》:

高楼十载别,

杨柳濯丝枝。

摘叶惊开 ,

攀条恨久离。

陈·岑敬之《折杨柳》:

曲城攀折处,

唯言怨别离。

陈·王瑳《折杨柳》:

攀折思为赠,

心期别路长。

陈·江总《折杨柳》:

万里音尘绝,

千条杨柳结。

不悟倡园花,

遥同天岭雪。

春心自浩荡,

春树柳攀折。

共此依依情,

无奈年年别。

唐人以《折杨柳》为题的诗歌,则更多见。除了一般的“攀折遣远”之意外,且有了新的发展。如:

李瑞《折杨柳》:

赠君折杨柳,

颜色岂能久,

……

新柳送君行,

古柳伤君情。

杨慎《折杨柳》:

垂杨垂柳绾年华,

飞絮飞花媚远天。

……

别离河上还江上,

抛掷桥边与路边。

罗隐《柳》:

灞岸晴来送别频,

相偎相依不胜春。

自家飞絮犹未定,

争把长条伴得人。

韦承庆《折杨柳》:

万里边城地,

三春杨柳节。

叶似镜中眉,

花如关外雪。

在大量的《折杨柳》诗的基础上,产生了李白、王维、王之涣、白居易、刘禹锡、李贺、李商隐的不朽名篇、名句。如:

李白《宣城送刘副使入秦》:

无令长相思,

折断杨柳枝。

李白《忆秦娥》:

年年柳色,

灞陵伤别。

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

渭城朝雨邑轻尘,

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
劝君更尽一杯酒,

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
王之涣《送别》:

杨柳东门树,

青青夹御河,

近来攀折苦,

应为别离多。

白居易《青门柳》:

青青一树伤心色,

曾入几人离恨中。

为近都门多送别,

长条折尽减春风。

白居易《杨柳枝》词八首之七:

小树不禁攀折苦,

乞君留取两三条。

刘禹锡《杨柳枝》词九首之八:

安陌上无穷树,

唯有垂杨管别离。

刘禹锡《杨柳枝》词九首之九:

御陌青门拂地垂,

千条金缕万条丝。

如今绾作同心结,

将赠行人知不知。

李贺《致酒行》:

主父西游困不归,

家人折断门前柳。

李商隐《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》:

灞陵柳色无离恨,

莫枉长条赠所思。

李商隐《关门柳》:

永定河边一行柳,

依依长发故年春。

东来西去人情薄,

不为清阴减路尘。

李商隐《离亭赋得〈折杨柳〉二首》:

暂凭樽酒送无憀  ,

莫损愁眉与细腰。

人世死前惟有别,

春风争似惜长条。

含烟惹雾每依依,

万绪千条拂落晖。

为报行人休折尽,

半留相送半迎归。

更有由此生发而来的敦煌曲子词《望江南》:

莫攀我,

攀我太心偏。

我是曲江临池柳,

者(这)人折去那人攀,

恩爱一时间。

“折柳送别”,也成为宋词中常见的主题。如:

辛弃疾《沁园春·送赵景明知县东归》:

记我行南浦,

送君折柳。

君逢驿使,

为我攀梅。

……

寇准《阳关引》:

……

征鞍发,

指青青杨柳,

又是轻攀拆。

……

等等。

《折杨柳》作为称著一时的著名乐歌,不仅有人依声作诗填词,而且其歌曲本身也成为文人墨客吟咏歌颂的对象。如佚名之《春夜洛城闻笛》:

谁家玉笛暗飞声,

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
此夜曲中闻《折柳》,

何人不起故园情。(一说李白诗)

又如王之涣著名的《凉州词》:

黄河远上白云间,

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
羌笛何须怨杨柳,

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
其中,便隐含着《杨柳》之曲名。其他诸如:

梁·庚信《杨柳歌》:

欲与梅花留一曲,

共将长笛管中吹。(隐《梅花》《杨柳》二曲名。《梅花》是汉“鼓吹铙歌”部的名曲。)

梁·柳恽《折杨柳》:

杨柳乱成丝,

攀折上春时。

叶密鸟飞碍,

风轻花落迟。

城高短箫发,

林空画角悲。

曲中别无意,

并是为相思。

陈后主《折杨柳》八:

杨柳动春情,

倡园妾屡惊。

入楼含粉色,

依风杂管声。

武昌识新种,

官渡有残生。

还将出塞曲,

仍共胡笳鸣。

李白《塞下曲》:

笛中闻《折柳》,

春色未曾看。

孟郊《折杨柳》:

枝疏缘别苦,

曲怨为年多。

郑愔《塞外》三首之二:

折柳悲春曲,

吹笳断夜声。

卢照邻《和吴侍御被使燕然》:

胡笳折杨柳,

汉使采条支。

刘宪《折杨柳》:

攀持君不见,

为听曲中新。

张祜《折杨柳》:

横吹凡几曲,

独自最愁人。

张祜《折杨柳枝》:

莫折宫前扬柳枝,

玄宗曾向笛中吹。

骆宾王《从军中行路难》二首之一:

且悦清笳杨柳曲,

讵忆芳园桃李人。

薛逢《郑剡客》:

扁舟几处逢溪雪,

长笛何人怨柳花。

刘【左心右韦】之《奉和别越王》:

管声依折柳,

琴韵动流波。

皇甫冉《谢韦大夫柳栽》:

本在胡笳曲,

今从汉家营。

等等。

正是在这样一个长期为人提倡的历史过程中,早在唐代,《折杨柳》便成为国中普遍传唱的重要民间歌曲。刘禹锡《杨柳枝词九首之一》写道:

塞北《梅花》羌笛吹,

淮南《桂树》小三词。

请君莫奏前朝曲。

听唱新翻《杨柳枝》。

其实,《杨柳枝》也是“前朝”早已有之的乐歌。

《折杨柳》一曲,在敦煌遗书中,也有歌咏叹颂。如《大目乾乾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》 (斯二六一四):

云中天乐吹《杨柳》,

空里缤纷下《落梅》。

《王昭君变文》(伯二五五三):

罇前校尉歌《杨柳》,

坐上将军舞《落晖》。

敦煌遗书歌咏叹颂《折杨柳》的诗文,正可与本窟《折柳送别》图互相参照。

杨柳一枝,唯关别事。“黯然消魂者,唯别而已矣”。“别虽一绪,事乃万族”。“谁能摹暂离之状,写永决之情乎?” (江淹《别赋》)唯《杨柳歌》为最。

补记:

1981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之栗斯《唐诗故事》第三集第54页说:

“柳”与“留”同音,折柳是希望离别的人留下之意。

此,也可备为一说。

摘自《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·(二)乐舞篇·一、世俗乐舞·17.折柳送别》,兰州,敦煌文艺出版社,1991年2月第1版,第573-581页。

相关推荐

  • 西厢记长亭送别原文及翻译 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

    西厢记长亭送别原文及翻译 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

    西厢记长亭送别原文及翻译(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),张生,送别,长亭,长亭送别元代:王实甫(夫人、长老上云)今日送张生赴京,十里长亭,安排下筵席;我和长老先行,不见张生、小姐来到。(旦、末 、红同上)(旦云)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,早是离人伤感,况值那暮秋天气,好烦恼人也呵!“悲欢聚散一杯酒,南北东西万里程。”[正宫][端正好]碧云天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。晓来谁染霜林醉?总是离人泪。[滚绣球]恨相见...

  • 吃醋这个词是哪个典故 吃醋 典故

    吃醋这个词是哪个典故 吃醋 典故

    吃醋这个词是哪个典故(吃醋 典故),典故,是哪个,这个词,网友提问:“吃醋”的典故出自何处?优质回答:你喜欢的人和别人很好,然后内心酸酸的觉得自己不是对方最重要那个,就是吃醋了其他网友回答就是看到, 他对别的人好, 和别人聊天开玩笑,然后心里就会感觉到, 对自己不好。 其他网友回答本词最早见于唐张所作笔记《朝野佥载》中。大臣房玄龄为唐朝一代名相,但是他却很怕老婆。房玄龄是出名的妻管严。一天,李...

  • 猜一猜:成语“有眼不识泰山”的典故与谁有关 蚂蚁庄园

    猜一猜:成语“有眼不识泰山”的典故与谁有关 蚂蚁庄园

    猜一猜:成语“有眼不识泰山”的典故与谁有关 蚂蚁庄园今日正确答案是什么谢谢最新10月22日,乳糖,有眼不识泰山,鲁班,点击查看【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2022年(今日已更新)】问题一:猜一猜:成语“有眼不识泰山”的典故与谁有关?答案:鲁班解析:有眼不识泰山中的“泰山”指的是鲁班徒弟的名字。相传,有个名叫泰山的人,曾是古代著名大木匠鲁班的徒弟。因他总爱别出心裁,缍苦恼了师傅,为了维护“班门”的声誉,鲁...

  • 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解释 杯弓蛇影的含义15个字典故

    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解释 杯弓蛇影的含义15个字典故

    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解释(杯弓蛇影的含义15个字典故),朋友,杯中,杯弓蛇影,杯弓蛇影晋代有个叫乐广的人,一天,他请朋友来家中做客,朋友在和他喝酒时发现杯中有蛇,回家后就吓得病倒了。乐广很纳闷儿,决定弄清事情的真相。他来到与朋友喝酒的地方,发现墙上挂着一张弓,弓的影子刚好落在那天朋友放酒杯的地方,看起来就像杯子里有条蛇似的。后来,乐广又把这个朋友请到家中,把杯中有蛇的原因解释给他听。朋友听后,病立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