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/ 百科

刘邦和汉初三杰 “汉初三杰”谁与刘邦关系最近?为什么?

刘邦和汉初三杰 “汉初三杰”谁与刘邦关系最近?为什么?

网友提问:

“汉初三杰”谁与刘邦关系最近?为什么?

优质回答:

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,汉初三杰,也就是张良、韩信、萧何,看谁和刘邦走的最近,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看:职务、时间、处置。

张良、萧何、韩信

1、从职务分工来看

如果西汉王朝比作一个企业集团的话,刘邦是董事长,韩信是市场总监,张良是企划总监,萧何呢?常务副总兼,从职位来看,刘邦和萧何要走的近一些,当然这个维度说明不了什么;

刘邦

2、从认识时间来看

刘邦肯定是和萧何认识最早,相识相知最久,按理说,萧何还是刘邦之前的上司,刘邦当时只是一个亭长,萧何已经是吏掾,这个官名大家比较陌生,简单说这个吏掾是秦朝时主管一个县城内官吏进退的官员,简单点来说,就和今天的县组织部部长是一个级别的,而那个时候韩信还浑浑噩噩在家躺着,张良也是后来才认识刘邦的,所以从认识时间上来说,汉初三杰的萧何认识刘邦要早;

萧何

3、从他们的下场来看

历史有个铁定的规律,就是皇帝是要杀功臣的,汉初三杰也不例外。这三个人的下场如何呢?

1)韩信:大将军韩信遭到清洗诛连三族;

2)张良:主动辞官归田;

3)萧何:独善其身,直到病死。

从这里可以看出,萧何是刘邦真正信任过的人。那我们接下来就要分析一下原因了。

韩信

1、真正的知根知底

刘邦起事前,就和萧何是非常好的朋友,这个前面已经讲了。

2、经过组织的考验

应该说,在当上皇帝后,刘邦对萧何开始也是有戒备的,说百分百信任也不可能,但这种戒备,刘邦逮住几次机会,通过几次考验,最后萧何通关晋级了,刘邦才真正地对萧何放下了戒备,从这个角度来说,萧何的情商不是一般的高,他能独善其身,也是有他的道理。

那萧何用了什么办法让刘邦信任自己呢?简单说,三个字:自污法

当时,许多人拦路告状,说萧何强买田宅。萧何主动去宫里拜访刘邦,刘邦笑道:“看你做的利民好事,这么多人告你状,你自己去平息民愤吧!”你看,刘邦在开始设套路了。

萧何乘机向刘邦提了一条建议,说长安地方狭窄,老百姓田地少,我看皇家猎苑内有不少空地,荒着也是荒着,不如让老百姓进去耕种算了,也不要收他们官税了。

刘邦勃然大怒:“你受了他们多少贿赂,给我打!”

萧何之所以强买田宅,无非是为了往自己身上泼脏水,让刘邦放心,自己没有收揽人心、图谋不轨的企图。

还有一件事,刘邦出去外出讨黥布,萧何在京城,刘邦外出不放心,几次找到下面人问萧何在干嘛,那个时候的萧何其实在京城把内务和经济治理的非常好,一心一意治理国家,下面的人就对萧何说,你现在做,会让皇上紧张的,你不做点坏事,皇上还以为你在积蓄能力,为以后的造反做储备呢,你不如利用手中的一点职权,把些土地卖出去,赚点钱,提高点个人福利,这样让皇上不会怀疑你。

萧何照做,刘邦听说他这样堕落,就放心多了,戒备自然消除了,相比之下,其他二杰,韩信最惨,张良是主动放弃。

所以,在汉初三杰中,萧何和刘邦是走的最近的人。

吴聊历史,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历史。

其他网友回答

进击de策略师为你解答!

我的答案:有且也只能是张良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不管是问答,还是知乎问答,所有回答者唯一的不同之处,只在于各自阐述的角度不同罢了。

解构历史的常规套路在今日头条里已经是烂大街的招数,再来这个就没意思了。论就论个不一样的,以下是我的阐述:

胆识的惺惺相惜

自古英雄敬英雄,在“侠”的世界里,英雄洒脱、无畏、机智、放荡不羁、敢为天下先。男儿敬拜,女子倾心,在古装历史剧里,这是雷打不动的标配梗。

公元前218年,没落的韩国贵族之后张良,于博浪沙发出了一道令世人感叹的惊天一吼–刺秦王。行刺秦始皇虽失败,但从容身退,对比刺杀秦始皇而身死的荆轲和高渐离,活着的张良更得世人敬佩。

而未发迹之前的刘邦,是沛县的一名基层公务人员,浩然正气是全然没有的,倒是养了一身江湖草莽之气。因醉酒致囚犯逃脱;押送刑徒去骊山,半途逃走不少,于是干脆大手一挥把人全放走;斩白蛇起义,后又沛县起兵举事。

一个没落贵族不忘国仇家恨的游侠,一个颇有草莽色彩的基层干事,各自历经一番曲折之后,游侠与草莽偶遇了,且都是走反秦的路子。一个威名在前,一个起事在后,两者相见自是英雄见英雄的惺惺相惜。

通常在此时,屏幕上都会如此演绎:摆几桌好酒好菜、吹嘘一番各自的壮举、然后把酒言欢、而后称兄道弟。

不过此情此景,称兄道弟显然不合规矩,不过从高祖一直称子房,也见一般,这是韩信和萧何两人皆不具备的。

智识的惺惺相惜

张良遇黄石公,被赠《太公兵法》,在下邳潜心致学十载,终有成。与高祖相遇后,良常以《太公兵法》进说,而高祖却多能领悟。张良可是潜心苦学十年才有今日的学时,常数语之间就能开悟高祖,且还能说出很有见地的话来。张良的很多建议被高祖采纳,这令张良非常欢喜和欣慰。

各地纷纷举事,这让刘邦和张良都看到了建功立业的一丝希望。或许早期的刘邦,心里想的仅仅是打下一片地盘,能让自己和跟随的兄弟们能享一世富贵就好;张良想的就比较多了,韩国和张氏一族三代为相的无上荣光,是否有再度复兴的可能?自己接下来要如何谋划?

两人各怀抱负,张良入伙刘邦并为其助力,结此番情意是为将来的复兴之梦做铺垫。刘邦也有自己的算盘,起事队伍在不断扩充的过程中,很需要张良这种贵族英雄的特殊身份为其站台,也有始于英雄忠于才华的意味在里面。

明面上看两人处于上下级的关系,但在人格上是趋于平等的。这与萧何,韩信加入创业队伍时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。

才识的惺惺相惜

在项梁的帮助下,韩国得以复兴,但新立的韩王成和司徒大人张良带兵打仗的本事着实辣眼睛,总是陷在反复的争夺战中。刘邦一来立马改写局面,还轻松拿下韩国曾经的都城阳翟。此战让不善领军作战的张良很是感激,韩国的复兴在此时才算是有了真正的象征意义。刘邦敬佩子房的谋略,而子房则倾慕刘邦的军事才能;

刘邦率军南下之时,请韩王成留守阳翟,却带着张良一起行军作战,这是彼此相惜相敬的必然结果。在攻宛城、夺峣关、入咸阳的过程中,刘邦都能听取张良的谏言,两人的信任和情义可见非凡。奠定了刘邦能够入汉中先称王、以及后期能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基础;

张良在鸿门宴的种种机智且巧妙的应对,是对刘邦复国恩义和才华得以施展的回报。危难之际的鼎力相助,也让两人之间的情义再次得到升华,从后面高祖同意张良回国效力,也可以做侧面印证;

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天下,张良将高祖所赐珠宝敬献给项伯,从而为高祖争取到加封三郡的领地。后以明毁栈道的计策和将项羽注意力东迁,为高祖赢得蓄力修整的战略发展窗口期;

项羽攻占彭城,杀死韩王成,致使张良梦碎,也为刘邦与张良的再度携手创造条件。汉军在睢水大败,为了逃命,高祖连老父、妻子、儿女都可以舍弃,但不曾舍弃张良,凌驾于亲情之上的男儿情义,这再度说明了什么问题?

至此,已无需多说,答案不言自明。三杰的由来: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镇国家,抚百姓,给馈饷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。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此三者,皆人杰也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。

萧何自加入高祖的创业团队之初,便以上下级的关系与高祖相处。负责内政和后勤事宜,是刘邦的左膀右臂,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不世功勋。

萧何没有张良先见的自知之明,后期虽自污名节但仍未逃脱高祖的猜忌而下狱。若论与高祖的关系和情义,与张良差太多了。

韩信因萧何而入高祖的视线,但其受到重用却是因张良的下邑之谋,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让良倾慕,所以有了两人的论著兵法。

但韩信的政治觉悟太过低下,对封侯一事心急了,在高祖危亡之际不优先发兵救主,却以假齐王的名义索取候位,所以与刘邦的关系和情义什么的,就不用论了。

原创不易,若喜欢,点个关注吧!

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汉初三杰谁与刘邦关系最近为什么.webp”/>

与刘邦和汉初三杰相关文章

相关推荐

  • 朱元璋评价李世民刘邦 朱元璋和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

    朱元璋评价李世民刘邦 朱元璋和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

    朱元璋评价李世民刘邦(朱元璋和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),刘邦,功臣,朱元璋,网友提问:刘邦、朱元璋、甚至李世民他的功臣为何都是草莽英雄?优质回答:所谓草莽英雄,大概是与精英大腕相对的。草莽英雄,就是不读书、没文化,凭着自己的经验往前闯,而闯出一片天地的豪杰人士。精英大腕,就是知识多,文化高,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,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的权威大拿。其实,说刘邦、朱元璋、甚至李世民的功臣,都是草莽英雄,...

  • 刘邦打下天下后为什么要杀韩信? 刘邦得知韩信被杀说了

    刘邦打下天下后为什么要杀韩信? 刘邦得知韩信被杀说了

    刘邦打下天下后为什么要杀韩信?(刘邦得知韩信被杀说了什么),刘邦,说了,韩信,网友提问:楚汉的韩信大将军帮刘邦拿下天下后,是因为起了反心才被杀的吗?优质回答:大家都晓得‘’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‘’这个成语。刘邦夺得天下,韩信功劳大大的,可以说是第一。功高震主呀!这是其一。其二,韩信在齐地封王,军队实力最强,这是汉朝皇帝的心腹大患啊,加上韩信用兵如神,这还了得?采取了计谋是,你不反逼你反,你没反造你反...

  • 刘邦对卢绾封王真心实意 为啥韩信、吴芮、卢绾、彭越

    刘邦对卢绾封王真心实意 为啥韩信、吴芮、卢绾、彭越

    刘邦对卢绾封王真心实意(为啥韩信、吴芮、卢绾、彭越等被封王,周勃、灌婴、樊哙却没有被封王?),刘邦,却没有,真心实意,网友提问:为啥韩信、吴芮、卢绾、彭越等被封王,周勃、灌婴、樊哙却没有被封王?优质回答:秦始皇统一天下后,一度彻底废除分封制,全面推行郡县制,继而实现中央集权统治。然而,到了西汉初期,汉高祖刘邦在汲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后,却采用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“郡国制”,除在中央直接管辖区域推行...

  • “董事长公公性侵儿媳”后续:那个护妻英雄,居然成了家族

    “董事长公公性侵儿媳”后续:那个护妻英雄,居然成了家族

    “董事长公公性侵儿媳”后续:那个护妻英雄,居然成了家族罪人,儿媳,性侵,成了,父亲,罪人,文丨李月亮0 1两个月前,有个很炸裂的新闻,很多人都看过了:9月6日,山东淄博,某公司董事长的儿子小杨控诉父亲性侵了他老婆,当着他一岁半女儿的面。他咽不下这口气,就拿着锣跑到父亲公司门口拉出条幅,敲锣嘶喊:丧尽天良!我没有爹了!我也没有家了!我爹是个畜生!这件事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,几乎“全国人民都知道了”。转...

  • 楚汉之争为什么是刘邦而不是项羽赢得胜利 楚汉之争刘

    楚汉之争为什么是刘邦而不是项羽赢得胜利 楚汉之争刘

    楚汉之争为什么是刘邦而不是项羽赢得胜利 楚汉之争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,刘邦,楚汉之争,项羽,网友提问:楚汉之争,为什么刘邦不守诚信攻打项羽?优质回答:刘邦,从沛县发家,逐步强大起来,走到能与项羽相争的地步,靠的是什么呢?背信弃义,做个无耻之人,唯利是图,这才是作为战争年代的准则,也是刘邦才能获胜的原因。在天下面前,所有承诺都是一个美丽的谎言,项羽当真了,就是自己太过于看中名声了,也小瞧了刘邦。面对前...

  • 刘邦的父亲被项羽 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

    刘邦的父亲被项羽 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

    刘邦的父亲被项羽 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,刘邦,英雄,项羽,网友提问:霸王项羽和高祖刘邦,谁是英雄?刘邦为何容不下自己的亲嫂子?优质回答: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,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,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。对于英雄的定义,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见解。他也许开疆拓土是一代伟人;他也许英明神武是一方霸主;他也可能籍籍无名却能感动你的心灵……所以说在项羽与刘邦之间选择谁是英雄,大家肯定都有...

  • 汉初三杰只有韩信没有善终 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

    汉初三杰只有韩信没有善终 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

    汉初三杰只有韩信没有善终(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),人杰,都是,韩信,网友提问:汉初三杰中张良和萧何都能善终,韩信为何不能善终?优质回答:话说刘邦赢得“垓下之战”的胜利,于公元前202年正史登基即皇帝位后,他在洛阳置办酒筵大宴群臣。席间,刘邦先问群臣说:“吾何以得天下?”而群臣的回答皆不得要领,刘邦于是就说:“我之所以能有今天,得力于三个人——夫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张良。镇守国家,...

  • 刘邦入秦后的作为 刘邦扶苏的关系

    刘邦入秦后的作为 刘邦扶苏的关系

    刘邦入秦后的作为(刘邦扶苏的关系),刘邦,扶苏,楚国,网友提问:大秦扶苏顺利继位的话,刘邦众人会有怎样的发展?优质回答:扶苏不可能继承皇位!如果秦始皇真的像让扶苏继承皇位,怎么可能在自己暮年之际还将扶苏派到边疆!这说明秦始皇始终在打压扶苏!扶苏为什么一接到赵高和李斯伪造的昭令!一点迟疑都没有留立刻去自杀!这说明扶苏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认知就是一个戴罪之身!所以基本父皇的命令一下,就毫不迟疑的赴死啦!《...

  • 卢绾背叛刘邦了吗 卢绾为何要背叛汉高祖刘邦?

    卢绾背叛刘邦了吗 卢绾为何要背叛汉高祖刘邦?

    卢绾背叛刘邦了吗(卢绾为何要背叛汉高祖刘邦?),刘邦,汉高祖,网友提问:卢绾为何要背叛汉高祖刘邦?优质回答:01周赧王五十九年,即公元前25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,沛丰邑中阳里刘姓和卢姓家里同时诞下一个男孩,刘家男孩取名刘季,卢家男孩取名卢绾。两个男孩的父辈非常要好,这次两个男孩同年同月同日生似乎是上天注定,所以两家决定联合摆酒宴答谢,全乡的老百姓都牵着羊带着酒一同来为两家祝贺,场面异常隆重。时光飞逝...

  • 金陵十二钗与林黛玉并列第一的是谁 谁与林黛玉并列为

    金陵十二钗与林黛玉并列第一的是谁 谁与林黛玉并列为

    金陵十二钗与林黛玉并列第一的是谁(谁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),十二钗,林黛玉,金陵,网友提问:金陵十二钗林黛玉最具文化与才情,这是否与林家的传承有关呢?优质回答:是。其他网友回答金陵十二钗中,黛玉最具有文化和才情,这肯定与林家的传承有关,而且这种传承还是最重要的因素。就从我们现代教育来说,决定一个孩子成长的除了遗传因素,最重要的就是成长环境。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话是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”,“...

  • 你想成为项羽还是刘邦 刘邦项羽你愿意做哪个

    你想成为项羽还是刘邦 刘邦项羽你愿意做哪个

    你想成为项羽还是刘邦 刘邦项羽你愿意做哪个,刘邦,成为,项羽,网友提问:你愿意成为刘邦,还是项羽那样的人?优质回答:当然愿意成为项羽这样的人,热血、激情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,骑着最好的战马,抱着最美最痴情最温婉的女人,纵横江湖,快意人生。但是,艰难的人生、复杂的社会逼着我们要成为刘邦那样的人,否则将难以成功。而我们内心的豪情依然时不时驱动我们做几次项羽,结果我们大多数人既没能成为刘邦,也没能成为项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