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/ 百科

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

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,这里,网友大飞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。

(1)如何理解贪嗔痴慢疑?

  1. 贪,汉字,形容通过不正当方法,获得不正当所得。

  2. 嗔,有两种意思:第一种是怒,生气:怒,喝,诟,斥,睨。

    第二种对人不满,怪罪:着,怪,责。通俗的说是:仇恨心和愤怒心。在佛教中有比较深的见

  3. 痴的基本释义 ?痴 chī ?部首:疒 部首笔画:5 部外笔画:8 总笔画,结构:半包围 ?〈形〉 ?(1) (形声。从疒,从知,知亦声。“知”义为“说的准”、“一语中的”。“疒”与“知”联合起来表示“说话没有准头”。本义:胡诌,讲话没有逻辑,思维混乱。引申义:不聪慧;迟钝) ?(2) 同本义? 痴,不慧也。字俗作痴。——《说文》 ?(3) 又如:痴哑(痴呆喑哑);痴呆呆(傻乎乎) ?(4) 疯癫,癫狂 [mentally deranged] ?此人素有痴名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 ?(5) 持久不止 [lasting]。如:痴雨(久雨。指天气久不放晴,长年阴雨)?

  4. 慢,可形容速度慢,做事慢等等。

  5. 疑的意思是①不相信:疑惑/怀疑/疑虑/疑神疑鬼。②不明白的;不能断定:疑问/疑义/疑案。疑:是人们一种最直接的反映状态,即面对不知所表现出来的困惑、迷茫、不解。

  6. 扩展资料:佛教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五种心,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,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,故称为五毒。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,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禅定,那终究是邪定。修大神通或各种玄妙的大法,若五毒心尚存,结果可能会变成魔通或各种恶法,因此,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。 五盖:五种覆盖众生心识,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。盖乃烦恼之异名,有障、覆、破、坏、堕、卧之义,如《大毗婆沙论》卷四十八云︰‘何故名盖?盖是何义?答︰障义、覆义、破义、坏义、堕义、卧义是盖义。

    参考资料:贪嗔痴慢疑

(2)佛教什么是贪嗔痴慢疑

1 “贪”是在顺境出现。

2 “嗔”是在逆境发作

3 “痴”则在不苦不乐时出现,引发人们胡思乱想,甚至想入非非。

4 “慢”是傲慢,瞧不起人、自以为是,这是大烦恼。

5 智慧开了,才能断“贪嗔痴慢”。

6 “贪嗔痴慢”这个烦恼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是与生俱来的,是你生生世世累积的。

7 如果你没有“贪嗔痴慢”,你不会到人间来。

8 你要是没有“贪嗔痴慢”,你不可能在六道轮回,你早就出三界了。

9 菩萨修六度,度什么?就是度三毒烦恼的。

10 布施度悭贪;忍辱度嗔恚;般若度愚痴;傲慢也是嗔恚里面所摄的,所以烦恼归纳起来称之为“三毒”。

11 今天的社会环境,浊恶到极处,这是众生自私自利、贪嗔痴慢而变现出来的。

12 凡夫天天搞贪嗔痴,这是修三恶道,很勤苦地在修,这是生死根本!

13 悭贪心所造之业,招来饿鬼道的苦报。

14 嗔恚心所造的业,感受地狱的苦报。

15 愚痴的心所造的罪业,招来畜生道的苦报。

16 放下贪嗔痴,三恶道就没有了。

17 迷惑颠倒的人才会有贪嗔痴慢的习气。

18 世间人贪图享受,享受一定会增长贪嗔痴慢。

19 世间人的享受,有喜怒哀乐、七情五欲、贪嗔痴慢,这个享受不正常!

20 从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喜悦,里面没有贪嗔痴慢,没有七情五欲,这才叫正常的享受。

21 我们对一切境界不起七情五欲,保持心的清净平等,对境界一切了了分明,该做的,我们尽心尽力去做,做得圆圆满满,这个心就是清净心。

22 心清净,与净土相应,才能够生净土。

23 贪嗔痴慢重的人,一切时、一切处,横结恶缘。

24 你要是在一切境界里面起分别、起执着、起贪嗔痴慢,就被境界所转;被境界所转就造业。

25 天灾人祸,是从贪嗔痴慢中来。

26 “贪心”感水灾;“嗔恚”感火灾;“愚痴”感风灾;“傲慢”感地震。

27 贪嗔痴是罪根。

28 贪嗔痴的反面是戒定慧。

29 于一切境缘中,转贪嗔痴为戒定慧。

30 戒定慧本有,贪嗔痴本无;本有的决定可以现前,本无的决定可以放下。

31 古德常说:“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。”

32 贪嗔痴慢这个念头起来,不怕!为什么?无始劫以来的习气,它怎么会不起来呢?当然会起来的。

33 如果我们在境界里面,起了贪嗔痴慢,要立刻警觉到我们的佛性又迷了。

34 如何能常常保持觉而不迷,这是真正修行、真正的功夫。

35 贪嗔痴慢一起来,你就立刻提起佛号,用佛号代替它,你能这样念佛,这就叫功夫得力。

36 无贪、无嗔、无痴,是三善根。

37 具足三善根,必能逢凶化吉、遇难呈祥。

38 用自己的意念,调整自己的身心,把贪嗔痴三毒化解。

39 断贪嗔痴慢,免疫能力就会增强。

40 觉悟的人,心中决定没有贪嗔痴慢。

41 觉悟的人,心一定是清净的、平等的、慈悲的。

42 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要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
心;见色闻声不要起妄想,不要起贪嗔痴慢的念头。

43 这个修,实实在在不容易,说得容易,做起来不容易!不容易怎么办?你就老实念佛,这就是个妙办法!

44 我们接触外面境界,不动念则已,动念马上转过来念阿弥陀佛就好。阿弥陀佛也是一念,用这一念止住一切妄念!

45 具体一点地说,修行修什么?首先把你的欲望舍掉。贪嗔痴慢,要把这个舍掉。

46 千万不要以为欲望不能舍,别人都在追求,我们怎么能舍掉?

47 佛为什么叫我们舍尽这一切欲望?有道理。我们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搞生死轮回,就是欲望在作祟,没有欲望就没有轮回了。

48 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嗔痴慢,一点都沾不得,沾了就是生死轮回!

(3)佛语中的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

贪嗔痴慢疑 ?意思

不要把欲 望背在身上,这是师父跟你们讲的很重要的一点。一切贪瞋痴慢疑五 毒,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?今天师父跟你们讲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,贪心、恨心、痴心、傲慢心、怀疑心,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?这个五 毒都是因为人的执着而起,你们如果想去除这些坏的习惯、坏的五 毒,你们首先要抛开执着。执着是什么?就是“我认为”。你认为?你认为是对的,才会有贪;你认为是对的,才会有恨;你认为他是坏人,你才会有愚痴;你认为他是小人,你就会有傲慢之心;

你认为他就是偷东西的人,你才会有怀疑。所有的一切都是从我执开始的,所以,一个学佛人绝对不能骄傲,不骄傲的人就去除了我执。今天你们所有的人学佛,如果觉得自己是对的,那你就错了,你就会沾染上五 毒。这个五 毒非常厉害,不说其他人,就说罗宾好了,他为什么做错事情?因为执着啊:没有关系的,保证时间一到,书就到。我这么多天保证过去,执着吧?以为自己是对的吧?错了吧?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对的,你说不定就不会错,你不要去执着,我认为,不要自己认为。

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,我们的根识,就是我们的意根,还没有进入我们小孩子的脑子里运作,所以,小孩子非常纯洁,他们讲出来的话,他们做出来的事情非常纯洁,所以他们不会做错事情,他们的八识田中还没有污染。为什么我们喜欢跟小孩子在一起?师父喜欢跟周师傅的小孩“伯伯好”在一起,这个伯伯好脑子里多干净啊,对不对?修行就是要返璞归 真啊,我们修到后来,就是要像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,没有害人家的心,也没有被人家害的心。

我们没有害人家的心,我们一定不会被人家所害,我们说的是真话,我们心中坦荡,我们做错事情就说“对不起”,我们就活得很自在。我们现在活得多难过啊,今天要为自己的谎 言制 造出更多的谎 言来掩盖它,我们天天要为自己做错的事情来承受它,我们天天要为自己说错的话而来伤害自己,我们活得多难受。所以,我们要清净无染,我们要返璞归 真,我们的心胸要宽大。

要随缘不变。什么叫随缘不变?就是不管什么缘分来了,我们不要去改变,随缘不变就是一种胸怀啊。一个有大胸怀的人,什么缘分来了都无所谓,今天恶缘来了,我也坦荡地对待它,如果善圌缘来了,我高兴地接受它。随缘是一种成熟,是一种对我自心的自信和把握,能够随缘的人,就能在风云变幻当中、在艰难坎坷的生活当中找寻到自己前进的方向。随遇而安,随缘度众,今天度得了我就度他,度不了我不难过,今天他相信我说的对,就让他相信,不相信我没有关系,因为我还是原来的我。所以,随缘就是对现实正确清 醒的认识。

一个事情来了,我很清 醒地、正确地理解它,我很正确地认识它,那我就很清 醒,那我就叫随缘,随缘不是没有目的地去随,而是清 醒地去随着它,实际上,“随缘”这两个字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 由啊。很多人碰到事情很难过,因为他不能随着这个缘分去走,他就会痛苦,他就会解不开啊。如果他有一天想通了,他不就是彻悟、觉 悟了吗?他想通了,他的精神不就是自 由了吗?这个缘去随它,不就是没有痛苦了吗?

他骂我,没有关系,他还不了解我,以后总归会了解我的,好了,不生气了,精神不是自圌由了吗?今天他要离开我,没有关系,因为他不了解我,等到哪一天他了解我了,说不定他还会来找我,你自己的精神是不是自圌由了?你是不是随缘了?孩子要离开爸爸妈妈走了,我把他养得这么大,他要离开我了,我难过吗?很难过,随缘,因为我想通了,第一,孩子大了,总会要走的,第二,孩子不了解父母亲,因为他是孩子,等到哪一天他成为父母亲的时候,他一定再会找回我们自己的父母。

我先随缘,我不痛苦,我的精神就自圌由了,是这种“随缘”啊,就这两个字,师父给你们讲了多少哲理出来,对不对啊?聚散离合本是缘啊,今天在,明天不在了,今天离开了,后天又合在一起了,这就是缘分啊,有长缘,有短缘,对不对?在人间有各种各样的缘分,想一想,很短的缘分是缘,很长的缘分那也是缘,夫 妻都有悲欢离合,何况朋友呢?过去在庙里也有和尚想不通,离开家出家,自己到了庙里,又觉得庙也不是家,离开庙 宇,然后到处去云 游四海,挂单各方,最后觉得在他最早的庙里的长老、菩萨和他有缘,后来还是回去了,这些也都是缘分啊。

随缘就是自 由思维解脱,想开、想明白。拥有随缘的心,天空中无论是乌云密布,还是阳光灿烂,犹如生活道路上的坎坷和顺畅,但是我们心中永远是随缘的心,我们拥有平静和清净,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,是好是坏不是靠讲的,是靠悟的,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开悟。我们在宇宙当中学佛修心,生命实际上就是空性,空性就是要随缘,空的东西就要随它去,空性本身是自 由体。举个简单例子,空气是不是空性啊?

空气想到哪里就到哪里,对不对?要明白,生命是从寂静无明的空性混沌中开始的。我们的生命就是在这个世界当中开始的,从宇宙的空性意识中启动了念头,当你生出来,你慢慢长大之后,你有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意念了,这个时候就成为一个念头,那么你慢慢有了念头之后,你就会慢慢有所求,你一求一个事情,你就会慢慢地发出一种欲 望,然后欲 望就会使你的意识生命,就是你的大脑进入了如梦幻般、无尽的、游戏的人间中。

师父把刚刚讲的那段举个例子告诉大家。我们从小生出来的时候,是我们的生命刚开始,我们到了人间,我们什么都不知道,我们从稀里糊涂的空性混沌当中开始,因为我们是空的,所以我们什么都不知道,那么开始在宇宙当中生活了,在我们生活的当中,我们慢慢开始有 意识了,就感觉妈妈为什么对这个孩子好,对我不好?开始有 意识之后,就会有念头,我要记住她,我要对她不好,来让妈妈对我更好,这些都是意识转为念头,然后呢,当意识到达一定欲 望的时候,就会一直要求,

我要让这个事情对我怎么样,我要让那个事情对我怎么样,自己稀里糊涂之后就开始发现,哪个人对我好,哪个人对我不好,只要对我好的人,我就对他好,这种意念发出会得到对方的欲 ?望,然后你的意念越强,我要占有他,我要拥有他,我要追求他,欲 望开始来了,一求就发出欲 望,然后这种欲 望,就像妈妈对孩子一样,我一定要拥有这个孩子,因为他是我生的,所以,我必须要拥有他,这种意识越强烈之后,你就会进入了意识生命,

对方在意识中也会残存你的意识,这就是你的下意识、你的潜意识都在说,他是我的,我一定要拥有他,你开始不断地去付出,去努力,去对他好,最后你就进入了如梦幻般的无尽的游戏人间啊。你对他好,他对你好,两个人搞来搞去,搞到最后缘尽了,缘分没有了,那你的游戏就结束了。

要懂得,人生就是在美中不足和好事多磨当中度过的。一个人学佛难道不是这样吗?好事多磨啊,美中不足啊,等到我们的梦结束的时候,我们才见到梦醒之本来的真 相。当我们小时候的很多事情过去之后,我们现在才知道,我们小的时候为什么会做错这个事情,那个事情因为怎么怎么,我才知道它的本性和真 相啊。想一想,我们做错多少事情,都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它的本性和真 相。很多夫 妻为什么离 婚啊?

因为觉得自己付出多,对方付出少,我对他这么好,他对我不好,因为他不了解真 相,其实都是缘分所为啊,这个缘分有了就有了,没了就没了,你为什么非要去超过它,去拥有它,去无情地控 制它?最后你控 制的是一种幻影啊。我们小的时候看电视,看见一个坏人,很恨这个坏人,握着小拳头冲着电视机打去,爸爸妈妈一看,换一个频道,频道换了,坏人没了,孩子一笑,嘿,实际上你打的,你用的,你所有的一切,全部是幻影。

你们今天人跟人的感情,你们人跟人的关系,是不是如梦一般?想一想,你们小的时候,有多少同学跟你们亲如家人一样,你们过去感情好的时候,怎么你们现在都忘记了,你们现在好的感情也会成为过去,要随缘啊,气量要大,要懂得事物每天都在变化无常,为什么我们就这么执着看着这个事情认为它不会变化呢?

(4)佛教贪嗔痴慢疑代表什么

贪,贪婪,净空法师指出:贪婪感应的是水灾;嗔,嗔怪,即不满别人的言行,净空法师指出,感应的是火灾;痴,痴迷,痴迷于功名利禄酒色财气,感应的是风灾;慢,傲慢和懒惰以及自我为中心,自恋,自爱,自我崇拜。由贪嗔痴慢疑引发的是自我心中不平,净空法师指出,感应的是地震。(不平感召地震)疑,怀疑一切,怀疑真理,怀疑道德准则,怀疑圣法圣理,怀疑佛法佛理。疑的弊病最大,几乎无可救药。对于聪明而怀疑的人来说,不如不加怀疑而接受,因为后者尚有进步的可能。老谷柳

(5)佛教贪嗔痴慢疑代表什么?

佛教贪:贪心。表现在贪图享乐,贪图名闻利养……
嗔:嗔恨。具体在怨恨,嫉妒……
痴:愚痴。正邪不分,是非不明,听骗不听劝……
慢:傲慢。轻慢,贡高我慢,谁也不如自己……
疑:怀疑。对于错事物怀疑,对于正确的事物也怀疑,心始终不能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。

关于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大飞就先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,关于这个问题想必你现在心中已有答案了吧,希望可以帮助到你。

相关推荐